第四十六章 魏博新政
關燈
小
中
大
薛嵩據五州之地,擁兵五萬,在財政上也頗感捉襟見肘——否則他早把魏州舊卒陸續召去滏陽了。李汲開口就是,你每年給我五十萬石糧食、五十萬貫錢財,讓我可以安守魏博唄,薛嵩心說你不是神仙,我也不是啊,哪兒能變得出那麽多來給你?!
“李帥說笑了……”
李汲正色道:“並非說笑。薛帥若不能歲輸錢糧於李某,而欲李某鎮定魏博,與薛帥表裏相依,那除非將魏州田土,俱歸李某,不加掣肘,由此徐徐將養數載,錢糧勉強可供軍用。且魏博產出,都在田畝,別無餘貨,自須向薛帥求購銅鐵,求購馬匹,及諸雜物,即便自他州輸入,或將絹帛販賣於他州,也總須經永濟渠,過昭義之境。
“錢貨須流動起來,方能以錢生錢。若薛帥能與我魏博自由貨易,四方商賈,必定輻輳。貴我兩鎮當河北、河南、都畿之要沖,南可經營江淮,西可影響兩京,至於燕、趙,更無須多言。若能將兩鎮打造成關東的貿易中心,不必多立關卡,重收商稅,其錢糧也將如同江河歸海一般,源源而來。
“到那時候,兩鎮皆富,可養重兵,則秦睿、田承嗣輩,安敢再正眼南覷啊?彼等不敢馳騁野心,河北安定,朝廷必喜,則薛帥或有封王之望,更彰令祖之德——薛帥其無意乎?又何必汲汲於魏州的寸土?”
李汲一番話,說得薛嵩是目眩神搖,不明覺厲……不過他本來就知道,跟魏博搞好關系,對自家是大有益處的。
因為薛嵩並無擴張野心,只想守住自己這五州之地,最好還能傳諸子孫……田承嗣覬覦相、衛,非止一日,其人陰狡彪悍,薛嵩自命正面相鬥,未必是他對手。則若想昭義軍安泰,唯有尋一強援——李汲乃天子愛將,則只要自己始終忠誠於朝廷,不起異心,魏博肯定是站在自己一邊的。
李汲滿口吹噓的兩鎮相依,後日遠景,薛嵩暫時還想不到那麽遠,只是為了些集團外圍的產業,得罪李汲,這事兒肯定不劃算哪。
由此連連頷首:“李帥所言,如撥烏雲,使吾得見青天——真正振聾發聵哉!”旋即話鋒一轉:“不過李帥誤會了,薛某絕無插手魏博政事,或者覬覦魏州田土之意,之所以今請李帥來相商,只是為那些魏州縉紳求情而已。
“據傳彼等煽惑軍心,得罪了顏司馬,於情確不可恕——吾初聞此事,亦感憤懣,這謠言惑眾之事,以下犯上之舉,大違綱常、國法;若此事見於昭義軍,吾也定要殺得人頭滾滾……
“只是數十大戶,首謀者不過一二而已,至於脅從,既奪其業,乃可緩致其刑,以免州內人心動蕩。且彼等多與昭義軍將吏有所牽葛,唯恐李帥由此懷疑薛某之心,故而才請李帥來,容吾剖析衷曲。”
說著話,薛嵩朝天一指:“薛某忠於聖人、朝廷,天日可鑒。與李帥亦絕無絲毫惡意,敢自剖良心於筵前!”
李汲心說你倒是剖啊,要不要我借你柄小刀——我靴筒裏就藏著一把呢。
嘴裏卻說:“原來如此,是李某性情粗魯,酒多神迷,未能等薛帥言盡,便操切冒犯了。”隨即端起酒杯來,奉上一頂高帽子:“貴家美酒,確乎醇厚,再加上薛帥容儀非凡,乃使李某不知不覺之間,竟致沈醉——請勝飲。”
對酌一杯之後,李汲也就表態:“魏州政事,李某還京前已皆委任顏司馬,顏司馬嫉惡如仇,薛帥想必也有耳聞。故此瓜蔓抄捕,定罪可能有些過重了,且待李某還鎮,詳細查問——那些脅從者,若肯認罪,則既沒其產業,足抵罪過,於其身,或者不必再施刑責。”
就此一天烏雲,仿佛消散,二人痛飲一場,盡歡而罷。出來之後,崔措斜睨李汲,低聲問道:“其宴間彈阮女子,可美貌麽?”
李汲聞聽此言,心肝便是一顫,趕緊回答:“我但與薛嵩唇槍舌劍,哪有心情看那女子長相如何?”
崔措撇嘴道:“休要撇清,我明明見你盯著她瞧來著。”
李汲低聲道:“我是在瞧她的手……”
“其手甚美?”
“我又不是荊軻,哪管女子的手是不是美?只是見那女子行止舉動,似非尋常人,也是江湖異能之士,故此擔心她會錯了薛嵩之意,竟然宴上偷襲……”
崔措原本不過說笑幾句——他們夫妻間這般鬥嘴,本屬常事——聽李汲說到這裏,當即頷首:“我也有此感覺,此女雖然年幼,卻多半經過異人調教,有些非凡藝業。可惜,投在薛嵩府中,若能歸於郎君,倒也是一臂助。”
李汲笑道:“我已有你在身邊,何須其他臂助?”隨即收斂笑容,徐徐說道:“不過,她在薛府,確乎有些明珠投暗了。前日秦睿雲薛嵩是冢中枯骨,然此語原本譬喻袁術,其袁公路也有稱帝的野心,薛嵩卻只是保家的庸碌之輩罷了……”
崔措微笑道:“看起來,郎君頗有拾此明珠之意了?”
李汲一拂衣袖:“三句話不到,又來疑我!那般幼齡之女,誰會動心?”
崔措頷首道:“果然郎君喜歡年長些的女子,如我,如鄒氏……且待兩三歲,郎君先將昭義軍握於手中,此女也長成了,自可來歸。”
李汲覺得吧,鬥嘴自己贏不了,還是舉手投降算了……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同一時間,薛嵩正在責問紅線:“適才李汲勃然發作,阮弦竟而一滯,莫非你要對他出劍不成麽?”
紅線急忙跪拜謝罪:“是奴一時驚慌,恐他有加害主公之意……”
薛嵩擡手讓她起來:“吾非責備汝,李汲陡然發作,便吾也難免吃驚……只是他雖粗莽,妻坐身側,妾、女在外,是絕不敢當筵發難的。”頓了一頓,忽生奇想:“汝以為,我若自請入朝,可否?”
紅線忙道:“奴以為不可。”
“為何?”
“主公入朝,聖人必喜,而燕、趙諸鎮必怨,若合縱以謀昭義軍,主公危矣!”
本來嘛,節鎮起碼在名義上並非割據勢力,而即便割據勢力吧,既已向唐稱臣,歸朝入覲,也屬常事——好比說那位於闐王尉遲勝,不但主動率兵勤王,來至中土,而且直到今天都不肯回去,真正“長安樂,不思闐”了——但河北諸鎮都是安史降將,歸唐不久,難免心存疑慮,加上有來瑱的前車之鑒,因此人皆不肯入覲。
李豫對此自也心知肚明,為了穩定關東局勢,亦不特意召喚某人入朝——李汲除外,他與燕、趙諸藩完全是兩路人。
因而倘若薛嵩主動請示,前往長安朝覲李豫,李豫必定大喜過望,從而厚加封賞,說不定就真能如李汲所言,賜下來一個王爵,甚至準許薛氏一門永鎮昭義軍。只是如此一來,唐廷對於其他幾鎮的猜忌必定更深——薛嵩給你們做了個好榜樣,你們為何不肯仿效呢?難道是有異心不成?
要說河北諸鎮降藩,也只有薛嵩確無異心,他只希望能夠保境安民,長享富貴罷了,因而才敢歸朝入覲。至於田承嗣、李寶臣、李懷仙三人,不過因形勢所迫,並非真正忠於唐朝——秦睿則在兩種立場間猶疑不定——既懷此心,哪敢輕易離開自家地盤,跑到長安去啊?倘若薛嵩為他們做出忠唐的榜樣來,必定遭致彼等嫉恨。
因此紅線奉勸薛嵩:“入朝或於薛氏一門有利,然奴以為,時機未至。倘若主公與李魏博真能守望相助,力壓諸藩,不懼人恨,那時再請入朝不遲。”
薛嵩緩緩點頭:“汝言有理,且過一兩歲再看吧。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再說李汲辭別了薛嵩,匆匆登程,返回魏州,顏真卿率幕府僚屬來到元城郊外相迎。
入衙坐定之後,李汲便問起前事,顏真卿備悉陳述了一番,杜黃裳也從旁補充了幾點。李汲聽後,手抓胡須,半晌不語。
他的靈魂來自於後世,對於這時代的社會關系看得相當通透——雖然時間線不同,但基本社會形態未變,則有比旁人多過一千五百年的見識,說不上洞若觀火,也容易一把就抓住矛盾的關鍵點了。
他知道這種封建帝國的主要基礎,是地主階級,一方面掌握最主要的生產來源——土地,一方面把控著知識和輿論,士人作為地主階級的代表,組建政府,掌控國家。因而作為唐帝國的地方官員,李汲自應該把屁股坐在地主一邊,對於地主縉紳和佃戶、自耕農之間的矛盾,只能竭力加以彌補,而不能徹底應和小民所願,打土豪,分田地……
除非他打算搞農民起義……且即便農民起義,只要基本社會形態不改變,最終也唯有靠攏地主縉紳者,才有成功的可能。
當然啦,地主對於土地的貪欲是無休無厭的,若任由他們肆意兼並,使得多數自耕農破產,國家也必分崩離析——即便站在地主階級立場上,也不能幫著他們自掘墳墓吧。
由此李汲對於轄區內的耕地再分配問題,原本傾向於杜黃裳之言,要徐徐圖之,不敢操之過急。無論地主還是小農,逼急了都會鋌而走險,但問題是小農慣受剝削,抗壓能力比較強,往往只要還有一線生機,便不肯揭竿而起;地主則不同,在他們看來,國家就該是縉紳的國家,官員就該向著縉紳說話,即便稍有偏離,那都是動搖國本,絕不可恕!
顏真卿不過按田畝加稅而已,且稅還不算有多重,州內縉紳便已普遍不滿,打算掀起一場“倒顏”行動啦,由此便可得見一斑。
然而社會構成是很覆雜的,具體問題必須具體分析,經過魏州這一場虎頭蛇尾的動亂,李汲終於瞧明白了,如今州內最有力量的不是縉紳地主,不是本土士人,而是——當兵的。
八年安史之亂,摧垮了河北諸州的舊有統治秩序,不但小民百姓紛紛破產,就連很多傳統豪門都遭受沈重打擊,甚至於被肢解,被族滅。由此一個原本並不起眼的階層陡然間坐大,勉強可以稱之為是——流氓無產者。
這一群人不事生產,也不直接掌握生產工具,也就是說,失去了土地和原本的職業,若在太平之世,必定淪為盜賊,或者城市流氓;然而趁著安史之亂,這一群體逐漸壯大,並且投身軍中,成為普通士卒和下級將吏。他們別無所長,也別無所求,唯願一輩子吃國家或者地方糧餉,逢有難時,以命相償。
這群人是不待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產者的,但對於寄生者的地主階級,也未必有多尊重。只要能把他們餵飽嘍,殺地主也如砍瓜切菜一般,毫無心理負擔。
而河北地區經過反覆洗牌,舊地主勢力大蹙,新地主根基尚淺,根本就擋不住那些兵痞,遑論兵痞身後還站著代表地方政權的節度使衙署。
這也正是魏州縉紳不滿顏真卿的加稅政策,卻不敢明著抗拒,只能暗施詭計,一旦把顏真卿逼急了,勒兵相向,瞬間便作鳥獸散的主要原因。
他們也就只剩下去向昭義軍中故舊哭訴的本事了。關鍵河北乃偽燕故土,隔絕於唐廷之外整整八年,就沒幾家縉紳能跟中朝官員扯上關系啊。
李汲心說正好,我才壓制住了薛嵩,使他不敢再為這些地主出頭,那不趁此機會橫掃兩州,按我的心意重新洗牌,更待何時啊?
於是沈吟過後,便將與薛嵩會面之事,對群僚說了,最後總結:“總要賣薛帥一個面子。據稱顏司馬抄拿了二三十戶,既收其地,可逐其人,不必族誅。”
顏真卿心說我原本也沒打算興起大獄,殺得人頭滾滾啊,暫時縲紲,不過想給他們一個教訓,並且方便我沒收和拆分他們的田地而已。才自拱手領命,卻聽李汲又問:“然州中大戶,止此二三十家麽?”
“節帥的意思……”
“可命彼等攀咬,再多牽些出來。今後的魏州,除非家中有人做官,否則一戶產業,不得超過十頃……”按例,外官三品以上的職田才有十頃啊,如今州內官員在三品的,也就只有顏真卿一個了吧——“餘皆入官!”
頓了一頓,又說:“先整頓魏州,再及於博州,亦從此例。且從今往後的賦稅,亦俱從顏司馬去歲之政,寬減租調,每戶按其田畝實數,別收錢糧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“李帥說笑了……”
李汲正色道:“並非說笑。薛帥若不能歲輸錢糧於李某,而欲李某鎮定魏博,與薛帥表裏相依,那除非將魏州田土,俱歸李某,不加掣肘,由此徐徐將養數載,錢糧勉強可供軍用。且魏博產出,都在田畝,別無餘貨,自須向薛帥求購銅鐵,求購馬匹,及諸雜物,即便自他州輸入,或將絹帛販賣於他州,也總須經永濟渠,過昭義之境。
“錢貨須流動起來,方能以錢生錢。若薛帥能與我魏博自由貨易,四方商賈,必定輻輳。貴我兩鎮當河北、河南、都畿之要沖,南可經營江淮,西可影響兩京,至於燕、趙,更無須多言。若能將兩鎮打造成關東的貿易中心,不必多立關卡,重收商稅,其錢糧也將如同江河歸海一般,源源而來。
“到那時候,兩鎮皆富,可養重兵,則秦睿、田承嗣輩,安敢再正眼南覷啊?彼等不敢馳騁野心,河北安定,朝廷必喜,則薛帥或有封王之望,更彰令祖之德——薛帥其無意乎?又何必汲汲於魏州的寸土?”
李汲一番話,說得薛嵩是目眩神搖,不明覺厲……不過他本來就知道,跟魏博搞好關系,對自家是大有益處的。
因為薛嵩並無擴張野心,只想守住自己這五州之地,最好還能傳諸子孫……田承嗣覬覦相、衛,非止一日,其人陰狡彪悍,薛嵩自命正面相鬥,未必是他對手。則若想昭義軍安泰,唯有尋一強援——李汲乃天子愛將,則只要自己始終忠誠於朝廷,不起異心,魏博肯定是站在自己一邊的。
李汲滿口吹噓的兩鎮相依,後日遠景,薛嵩暫時還想不到那麽遠,只是為了些集團外圍的產業,得罪李汲,這事兒肯定不劃算哪。
由此連連頷首:“李帥所言,如撥烏雲,使吾得見青天——真正振聾發聵哉!”旋即話鋒一轉:“不過李帥誤會了,薛某絕無插手魏博政事,或者覬覦魏州田土之意,之所以今請李帥來相商,只是為那些魏州縉紳求情而已。
“據傳彼等煽惑軍心,得罪了顏司馬,於情確不可恕——吾初聞此事,亦感憤懣,這謠言惑眾之事,以下犯上之舉,大違綱常、國法;若此事見於昭義軍,吾也定要殺得人頭滾滾……
“只是數十大戶,首謀者不過一二而已,至於脅從,既奪其業,乃可緩致其刑,以免州內人心動蕩。且彼等多與昭義軍將吏有所牽葛,唯恐李帥由此懷疑薛某之心,故而才請李帥來,容吾剖析衷曲。”
說著話,薛嵩朝天一指:“薛某忠於聖人、朝廷,天日可鑒。與李帥亦絕無絲毫惡意,敢自剖良心於筵前!”
李汲心說你倒是剖啊,要不要我借你柄小刀——我靴筒裏就藏著一把呢。
嘴裏卻說:“原來如此,是李某性情粗魯,酒多神迷,未能等薛帥言盡,便操切冒犯了。”隨即端起酒杯來,奉上一頂高帽子:“貴家美酒,確乎醇厚,再加上薛帥容儀非凡,乃使李某不知不覺之間,竟致沈醉——請勝飲。”
對酌一杯之後,李汲也就表態:“魏州政事,李某還京前已皆委任顏司馬,顏司馬嫉惡如仇,薛帥想必也有耳聞。故此瓜蔓抄捕,定罪可能有些過重了,且待李某還鎮,詳細查問——那些脅從者,若肯認罪,則既沒其產業,足抵罪過,於其身,或者不必再施刑責。”
就此一天烏雲,仿佛消散,二人痛飲一場,盡歡而罷。出來之後,崔措斜睨李汲,低聲問道:“其宴間彈阮女子,可美貌麽?”
李汲聞聽此言,心肝便是一顫,趕緊回答:“我但與薛嵩唇槍舌劍,哪有心情看那女子長相如何?”
崔措撇嘴道:“休要撇清,我明明見你盯著她瞧來著。”
李汲低聲道:“我是在瞧她的手……”
“其手甚美?”
“我又不是荊軻,哪管女子的手是不是美?只是見那女子行止舉動,似非尋常人,也是江湖異能之士,故此擔心她會錯了薛嵩之意,竟然宴上偷襲……”
崔措原本不過說笑幾句——他們夫妻間這般鬥嘴,本屬常事——聽李汲說到這裏,當即頷首:“我也有此感覺,此女雖然年幼,卻多半經過異人調教,有些非凡藝業。可惜,投在薛嵩府中,若能歸於郎君,倒也是一臂助。”
李汲笑道:“我已有你在身邊,何須其他臂助?”隨即收斂笑容,徐徐說道:“不過,她在薛府,確乎有些明珠投暗了。前日秦睿雲薛嵩是冢中枯骨,然此語原本譬喻袁術,其袁公路也有稱帝的野心,薛嵩卻只是保家的庸碌之輩罷了……”
崔措微笑道:“看起來,郎君頗有拾此明珠之意了?”
李汲一拂衣袖:“三句話不到,又來疑我!那般幼齡之女,誰會動心?”
崔措頷首道:“果然郎君喜歡年長些的女子,如我,如鄒氏……且待兩三歲,郎君先將昭義軍握於手中,此女也長成了,自可來歸。”
李汲覺得吧,鬥嘴自己贏不了,還是舉手投降算了……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同一時間,薛嵩正在責問紅線:“適才李汲勃然發作,阮弦竟而一滯,莫非你要對他出劍不成麽?”
紅線急忙跪拜謝罪:“是奴一時驚慌,恐他有加害主公之意……”
薛嵩擡手讓她起來:“吾非責備汝,李汲陡然發作,便吾也難免吃驚……只是他雖粗莽,妻坐身側,妾、女在外,是絕不敢當筵發難的。”頓了一頓,忽生奇想:“汝以為,我若自請入朝,可否?”
紅線忙道:“奴以為不可。”
“為何?”
“主公入朝,聖人必喜,而燕、趙諸鎮必怨,若合縱以謀昭義軍,主公危矣!”
本來嘛,節鎮起碼在名義上並非割據勢力,而即便割據勢力吧,既已向唐稱臣,歸朝入覲,也屬常事——好比說那位於闐王尉遲勝,不但主動率兵勤王,來至中土,而且直到今天都不肯回去,真正“長安樂,不思闐”了——但河北諸鎮都是安史降將,歸唐不久,難免心存疑慮,加上有來瑱的前車之鑒,因此人皆不肯入覲。
李豫對此自也心知肚明,為了穩定關東局勢,亦不特意召喚某人入朝——李汲除外,他與燕、趙諸藩完全是兩路人。
因而倘若薛嵩主動請示,前往長安朝覲李豫,李豫必定大喜過望,從而厚加封賞,說不定就真能如李汲所言,賜下來一個王爵,甚至準許薛氏一門永鎮昭義軍。只是如此一來,唐廷對於其他幾鎮的猜忌必定更深——薛嵩給你們做了個好榜樣,你們為何不肯仿效呢?難道是有異心不成?
要說河北諸鎮降藩,也只有薛嵩確無異心,他只希望能夠保境安民,長享富貴罷了,因而才敢歸朝入覲。至於田承嗣、李寶臣、李懷仙三人,不過因形勢所迫,並非真正忠於唐朝——秦睿則在兩種立場間猶疑不定——既懷此心,哪敢輕易離開自家地盤,跑到長安去啊?倘若薛嵩為他們做出忠唐的榜樣來,必定遭致彼等嫉恨。
因此紅線奉勸薛嵩:“入朝或於薛氏一門有利,然奴以為,時機未至。倘若主公與李魏博真能守望相助,力壓諸藩,不懼人恨,那時再請入朝不遲。”
薛嵩緩緩點頭:“汝言有理,且過一兩歲再看吧。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再說李汲辭別了薛嵩,匆匆登程,返回魏州,顏真卿率幕府僚屬來到元城郊外相迎。
入衙坐定之後,李汲便問起前事,顏真卿備悉陳述了一番,杜黃裳也從旁補充了幾點。李汲聽後,手抓胡須,半晌不語。
他的靈魂來自於後世,對於這時代的社會關系看得相當通透——雖然時間線不同,但基本社會形態未變,則有比旁人多過一千五百年的見識,說不上洞若觀火,也容易一把就抓住矛盾的關鍵點了。
他知道這種封建帝國的主要基礎,是地主階級,一方面掌握最主要的生產來源——土地,一方面把控著知識和輿論,士人作為地主階級的代表,組建政府,掌控國家。因而作為唐帝國的地方官員,李汲自應該把屁股坐在地主一邊,對於地主縉紳和佃戶、自耕農之間的矛盾,只能竭力加以彌補,而不能徹底應和小民所願,打土豪,分田地……
除非他打算搞農民起義……且即便農民起義,只要基本社會形態不改變,最終也唯有靠攏地主縉紳者,才有成功的可能。
當然啦,地主對於土地的貪欲是無休無厭的,若任由他們肆意兼並,使得多數自耕農破產,國家也必分崩離析——即便站在地主階級立場上,也不能幫著他們自掘墳墓吧。
由此李汲對於轄區內的耕地再分配問題,原本傾向於杜黃裳之言,要徐徐圖之,不敢操之過急。無論地主還是小農,逼急了都會鋌而走險,但問題是小農慣受剝削,抗壓能力比較強,往往只要還有一線生機,便不肯揭竿而起;地主則不同,在他們看來,國家就該是縉紳的國家,官員就該向著縉紳說話,即便稍有偏離,那都是動搖國本,絕不可恕!
顏真卿不過按田畝加稅而已,且稅還不算有多重,州內縉紳便已普遍不滿,打算掀起一場“倒顏”行動啦,由此便可得見一斑。
然而社會構成是很覆雜的,具體問題必須具體分析,經過魏州這一場虎頭蛇尾的動亂,李汲終於瞧明白了,如今州內最有力量的不是縉紳地主,不是本土士人,而是——當兵的。
八年安史之亂,摧垮了河北諸州的舊有統治秩序,不但小民百姓紛紛破產,就連很多傳統豪門都遭受沈重打擊,甚至於被肢解,被族滅。由此一個原本並不起眼的階層陡然間坐大,勉強可以稱之為是——流氓無產者。
這一群人不事生產,也不直接掌握生產工具,也就是說,失去了土地和原本的職業,若在太平之世,必定淪為盜賊,或者城市流氓;然而趁著安史之亂,這一群體逐漸壯大,並且投身軍中,成為普通士卒和下級將吏。他們別無所長,也別無所求,唯願一輩子吃國家或者地方糧餉,逢有難時,以命相償。
這群人是不待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產者的,但對於寄生者的地主階級,也未必有多尊重。只要能把他們餵飽嘍,殺地主也如砍瓜切菜一般,毫無心理負擔。
而河北地區經過反覆洗牌,舊地主勢力大蹙,新地主根基尚淺,根本就擋不住那些兵痞,遑論兵痞身後還站著代表地方政權的節度使衙署。
這也正是魏州縉紳不滿顏真卿的加稅政策,卻不敢明著抗拒,只能暗施詭計,一旦把顏真卿逼急了,勒兵相向,瞬間便作鳥獸散的主要原因。
他們也就只剩下去向昭義軍中故舊哭訴的本事了。關鍵河北乃偽燕故土,隔絕於唐廷之外整整八年,就沒幾家縉紳能跟中朝官員扯上關系啊。
李汲心說正好,我才壓制住了薛嵩,使他不敢再為這些地主出頭,那不趁此機會橫掃兩州,按我的心意重新洗牌,更待何時啊?
於是沈吟過後,便將與薛嵩會面之事,對群僚說了,最後總結:“總要賣薛帥一個面子。據稱顏司馬抄拿了二三十戶,既收其地,可逐其人,不必族誅。”
顏真卿心說我原本也沒打算興起大獄,殺得人頭滾滾啊,暫時縲紲,不過想給他們一個教訓,並且方便我沒收和拆分他們的田地而已。才自拱手領命,卻聽李汲又問:“然州中大戶,止此二三十家麽?”
“節帥的意思……”
“可命彼等攀咬,再多牽些出來。今後的魏州,除非家中有人做官,否則一戶產業,不得超過十頃……”按例,外官三品以上的職田才有十頃啊,如今州內官員在三品的,也就只有顏真卿一個了吧——“餘皆入官!”
頓了一頓,又說:“先整頓魏州,再及於博州,亦從此例。且從今往後的賦稅,亦俱從顏司馬去歲之政,寬減租調,每戶按其田畝實數,別收錢糧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